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

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

一刻阅读 >> 农门科举 >> 第 173 章

接着,各经同考官将列好名次的《五经》试卷也给到了王景处。同考官推荐给主考的卷子有区分为“正卷”和“备卷”。正卷即是各房考官按名次向主考官正式推荐的中式试卷;备卷则是当有正卷被主考官淘汰时备用替补的试卷。

这些卷子的名次定得可是很郑重的。必须要同经各房同考官一致认可后,才能上报主考官裁定的。

排在最上面的,当然是各经房考官评定的各经第一了。《五经》第一就是俗称的五经魁了。实际上五经魁也是每次乡试的头五名。因此,必须还要跟四书文相对应才能取的。

所谓四书文定名份,五经文定座次就是这样来的。不过,文章本就是相对应,基本上《五经》文能写的惊艳的,四书文也差不了的。

因着五经文本由各房考官评卷,而各房考官都是精通《五经》其一的高手才能担任的。因此基本上各房同考官评定的《五经》卷,除了第一名还要对一下四书文考的如何外,其它的名次主考官都会直接通过盖印的。

王景先是看完了《尚书》的考卷。《尚书》文第一名跟他的四书文还是有差距的,当不起乡试前五的。因此被降为第二,将原来的第二调为第一。其它都是按原名次一一盖印了。

紧接着王景又看起了《诗经》文考卷,打头的当然是《诗经》论第一了。王景看过文章后,大加赞赏。

再看卷头座号天字十六号,跟自己先前一直决定不下的《四书》文卷子是相同座号。王景对詹同定的这个《诗经》魁首没有异议,直接加盖上了自己的大印。

评卷一直在紧张而又有序的进行着。经过十几天紧张的评定。评定基本上都出来了。只余最后的顺天府解元的评定了。

经过多方评定思量后,王景在贡院里上了一奏章给皇上。这次解元的评点着实让人有点为难,还是列好方案,请圣裁的好。

现在正是大比之期间,各省乡试提调官的奏章如雪片飞来。建文帝也是非常关心的,多有亲自查看。这天,袁忠又捧了一本奏折过来。说是顺天府乡试主考官王景的奏章。

顺天府乡试,帝国都城所在地,说是天下乡试执牛耳者也不为过。既然这顺天府乡试主考从贡院里上折子,想来是有要事了。建文帝命袁忠赶紧将折子呈上来。

建文帝打开折子一看,原来,王景在奏折上说,顺天府乡试解元按惯例理当直隶人氏担任,奈何国子监生陈宗泽这次考试成绩尤为出色,不忍其屈居第二。

因此,建议此次顺天府乡试设立双魁:也就是将直隶户籍的考生的卷子点为顺天府乡试第一;然后又将陈宗泽的卷子点了顺天府乡试国子监生第一。第二名空缺。

建文帝看到王景的奏章中提到陈宗泽。想起来了,就是那个当日在国子监自己尤为看好的学生了。此子不错,乡试竟也出色,没让人失望。只望会试他也不要让人失望的好。

不过嘛,王景的这个提议也不可。解元本就只有一个,此乃定式,怎可轻易因人而改变的?于是,建文帝就在王景的奏章上做了批注。命人即刻送往王景处。

因着所有考试官,在没有最终放榜前,都是不能出贡院的。因此,王景仍然是在顺天府贡院内等着建文帝的批示。

现在虽是考试成绩基本已定,但是后续的工作仍然很多。监临官在忙着将中式举子的名姓做成《题名录》,以备九月初五进呈御览。

提调官在忙着将中式考生的朱墨两卷封号,发往顺天府衙,以备提学道查验。提学道查验过后,又要立即星夜兼程将中式举子朱、墨两卷,限期发往解部以备礼部磨勘。此乃乡试十分重要的一环,一旦未按期送达。提调官将因此被罚。

乡试的提调官都是由一省布政使或是京城府尹担任的。也就是,如果中式举子的文章不能按期解部,这些布政使甚至巡按都会因此被罚俸的。

罚俸是小事,最主要的是圣上会因此认为此人办事不利,这可是大大的不好了。因此,此时的提调官们对此是尤为紧张的。

这还只是中举的考生的卷子安排。还有落第考生的卷子返还,也是必不能出错。

此也乃提调官的大事。落第返卷,一是应落第考生的要求;二来,也是为了展示乡试卷子的评定是公平的、经的起考验的,从而而设立的制度。在这上面也是不能出差错的。

要知道,这些落第考生本就是有情绪,一个不慎,怕是会激起哗变,到时就更麻烦了。因此,这个也是一件大事。

因此,现在试虽然是考完了,但考官们仍然是一点也不轻松。王景这个主考官也更是忙碌的不行。这天正忙着时,有人送来了建文帝批复的奏章。

王景也正等着建文帝的批复呢。监临官都过来问过几次了,这次乡试的第一、第二可有定下。

王景打开建文帝的奏章一看,好了,圣裁了,赶紧将第一、第二的试卷点好了。监临官见本次顺天府乡试人员已定,也赶紧将第一、第二的名字录入到题名录里。

喜欢农门科举请大家收藏:(www.yikeyuedu.net)农门科举一刻阅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农门科举最新章节 - 农门科举全文阅读 - 农门科举txt下载 - 玉子双泽的全部小说 - 农门科举 一刻阅读

猜你喜欢: 万古神帝牧神记道君茅山后裔庶女攻略你是长夜,也是灯火小少爷青越观这主播真狗,挣够200就下播乘鸾